你不知道的北京城事

时间:2018-03-27 14:01:05阅读:90461
标题:你不知道的北京城事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单元,有一个“专属”北京的子单元——“北京城事”。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可以在电影院里
第1张图片
1/7
第1张图片
第2张图片
2/7
第2张图片
第3张图片
3/7
第3张图片
第4张图片
4/7
第4张图片
第5张图片
5/7
第5张图片
第6张图片
6/7
第6张图片
第7张图片
7/7
第7张图片

标题:你不知道的北京城事

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单元,有一个“专属”北京的子单元——“北京城事”。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可以在电影院里看到儿时的美好回忆;不了解北京的朋友,可以在银幕上领略旧时光里关于北京城事的点点滴滴。

和今天的年轻人一样,八十年代的职工们,除了生计最关心的就是住房问题。导演徐谷明和郑洞天以八十年代的住房题材拍摄了《邻居》,把摄像机搬到了北京机关大院的筒子楼里。

局促的空间,几代人蜗居在一居室里。楼道走廊里,搭个灶台就是厨房,谁家炒个菜整层楼都是“人间烟火”。厕所和澡堂都是公用的,邻里间经常互相干扰,更别提保护隐私……

但就是这样一群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天天一起吃饭、聊天,彼此照应。

这种“远亲不如近邻”的情感,好像也成为了专属于那个年代的回忆。

同样是八十年代末,张暖忻导演的《北京,你早》则把目光投向了改革开放时代大潮下青年男女的情感纠葛。

一辆三门两段的红色大公共,慢慢悠悠晃荡而过,迷迷瞪瞪的青年,幽深的胡同,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京味儿十足。

那时的公交车那么长,那时一辆车上有两个售票员,那时长安街的清晨洒水车冲刷躁动后的寂寥,待到鸽哨叫醒沉睡的北京城,一切重新开始。北京,你早。

有人说,这是他看过的描写北京最好的影像。

跟《北京,你早》一样,把那个年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心态准确记录下来的,还有谢飞导演、姜文主演的《本命年》。

满脸胶原蛋白的姜文,红T恤蓝牛仔大墨镜,演绎了一个为兄弟两肋插刀的“大男孩”——李慧泉。

他在二十四岁,这个充满矛盾和困惑的年龄,人生的第二个本命年,依然迷茫,依然不务正业,依然觉得青春不是很酷,而是很残酷。

那个年代的人,讲究胡同里的江湖义气,看重大杂院里的发小情。那些看上去混不吝的小伙儿,内心是善良且局气的,用《老炮儿》里六爷的话说就是“懂规矩”。

如果李慧泉活着,会不会就是后来的六爷,一样的无奈,一样的落寞。

当然,北京永远都不是只属于北京人的北京,它也是属于异乡人的“北漂梦”。

作为重庆人的张一白,就用外来者的目光审视北京这座城市,用《开往春天的地铁》讲述两个异乡人在北京的爱情故事。

他和她,大学刚毕业,手牵手一起来到这座大城市打拼,稚嫩的脸上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七年之后,他失业了却不敢和她说,每天一圈又一圈的坐地铁,假装自己一切都按部就班,假装什么都没发生……

很多年后,张一白导演在评价这部电影时说道,“我觉得这部电影只是用一种手法把一批人,和一代人所面临的爱情迷茫以及感情未知的和已经经历的情绪给表达出来和宣泄出来了,所以引起了很多普通观众的共鸣,可能不是一个思考的电影。”

如果你错过了这趟《开往春天的地铁》,就不要再错过“从你身边溜走的那个人”了。

今年北影节上,伍仕贤的《独自等待》将以修复版重现银幕,这部经典的爱情喜剧电影,既有地域风味又充满青年人激情。

导演来北京生活仅仅三年便写出本片剧本,在他的镜头下北京并没有美到哪儿去,但真实得动人。

骑着自行车路过的红墙青瓦,被楼下大妈吵醒的清晨,就着汽车尾气吃下的路边摊,空荡荡的地铁仿佛永远不会装满人,漫天满地的银杏叶铺满望不到头的柏油路。

这些电影充斥着北京人洒脱自信的生活状态,带你领略平民百姓的烟火生活。

普希金曾经说过:“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愿你在“北京城事”的展映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怀恋。

“北京展映”活动将于4月6日至22日

在北京地区32家电影机构、高等院校举行

独家售票平台:淘票票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