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爸爸去留学》热播剧带来的深层思考
日前正在两大卫视及网络热播的的电视剧《带着爸爸去留学》,吸引着众多家庭的眼球,激起了一波波观剧热潮。紧扣社会热点的现实题材,紧张的剧情、热闹的场景,呈现了海外留学的五彩斑斓,外加一付付“留学小贴士”,好似一部视听版的中国学生海外留学指南和实用指导。然而,这部剧作的意义远非仅限于此,不可否认,“带着爸爸去留学”带出了当今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和家庭的话题,人们观剧之余,不能不静下心来去认真思考:子女赴海外留学究竟会给原生家庭带来或者说凸现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构建什么样的现代新型家庭教育观念?现代家庭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的亲子关系,应呈现怎样的情状?独生子女在追求独立与个性时,如何真正成长为拥有正能量的社会之人?大而言之,在当今实现财富增长的时候,我们的价值取向和生存境界应该怎样同步提升?
海外留学,你准备好了吗?
《带着爸爸去留学》剧,直面我国社会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升温的社会热点问题,子女出国留学,尤其是在大中城市,波及越来越多的家庭,而且还会持续发展。不少家庭在对待子女出国留学这件事上,更多关心的是留学经费等经济方面,而对于孩子本身的意愿,是否具备条件,以及因此给家庭带来的变化和影响缺乏足够的冷静客观的思考。像剧中的朱露莎家庭,用朱露莎自己的话来说,从小到大,一切都被母亲安排。风筝的线从来紧紧攥在她妈妈的手里,从不放飞。父母望女成凤,极尽其能、倾其所有,让她赴美留学。按父母意愿被动来美留学的她,难以应对陌生的环境。当她和母亲打视频电话,委屈地表示自己跟不上课程,融入不进当地,快要抑郁时,母亲却冷漠地表示家里还指望她出人头地。朱露莎挂掉电话后痛哭不已。生活、学习、情感……一切的一切让她无力招架,负面情绪日渐滋长以至自暴自弃,考试作弊、撒谎、遇事躲避、嫉恨他人直至参与校园霸凌。最终,父母心中美好的留学梦碎落一地。
的确,面对一浪高一浪海外留学大潮,每一个准备子女出国留学的家庭,都应该慎重地考虑一番:孩子是否有自主的想法和明确的目标,他/她的心智成熟度是否能适应海外环境,其独立生活能力如何,语言能力如何,是否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还有,除了经济负担外,家庭是否做好了充分准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很多中国家长的固有的思想。比如有些家长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把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尤其是寄托在子女出国留学上,对两代人造成心理重压,反而加深了两代人之间的情感隔阂,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带着爸爸去留学》剧中的
构建新型的家庭教育观和亲子关系
有教育专家说过:中国大部分孩子是有父母的“孤儿”。尽管有父母陪伴在身边,但却没有传递内在心理支持的正能量。原生家庭因教育误区导致的种种问题,并不会随孩子出国留学而消失,而往往只会更加凸显甚至全面爆发。正像《带着爸爸去留学》剧所呈现的,伴随着子女在异国他乡留学所遇的种种问题和困境,原生家庭累积隐含的矛盾冲突也愈发暴露激化。“操心老爸”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的人格。每个孩子来到世上都是独立的个体,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的陪伴不再是厮守,更不是捆绑,重要的是心灵的相通。有智慧的父母,会懂得随着孩子的成长而逐渐调整教育方式,从他的生命中得体地退出。换言之,孩子大了,不应再事无巨细地给他操持,而是培养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再把孩子局限于一个小世界,而是放手让他飞向自己的广阔天空。这正是观剧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
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认识到这一点,两代人之间就容易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也是观剧给我们的一个重要感悟。正如剧作所留给人思索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如何找回自身的位置和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构建现代新型的家庭教育观的应有之义。
《带着爸爸去留学》剧植根于现实,以精巧入微的构思、细腻生动的表现手法,艺术地上演了一幕幕中国家庭子女留学海外的多元图景,跌宕起伏中有欢笑有辛酸,有剧烈冲突有啼笑皆非,然每每以小见大,于叙事的细微中散发正能量,其透射的种种社会和家庭问题的深意,值得人们去深入思考。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