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尽头是草原》展现草原般辽阔的民族大爱

时间:2022-09-15 15:00:39阅读:80774
由尔冬升执导,陈宝国、马苏、阿云嘎等主演的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正在公映。这是一部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剧情片,通过两个家庭在那个时代的不同际遇,刻画了以萨
  • 海的尽头是草原
  • 剧情
  • 艾米 王锵 巴音 黄尧 曹骏 巴德玛 塔娜 阿云嘎

由尔冬升执导,陈宝国马苏阿云嘎 等主演的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正在公映。这是一部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剧情片,通过两个家庭在那个时代的不同际遇,刻画了以萨仁娜为代表的内蒙古牧民们,用金子般的心,接纳并收养了“三千孤儿”的过程。随着情节的展开,观众们充分感受到了辽阔草原的自然之美、人性人情的温暖之美和连接起上海和内蒙古两地养育之恩的民族大爱之美。

影片从1959年说起,新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短缺困扰着全国各地,大批孤儿的温饱问题迫在眉睫。为此,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请缨,3000多名南方孤儿被送往物资相对有保障的大草原,与当地牧民组成了新的家庭。“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政府主席乌兰夫的承诺掷地有声,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佳话就此展开。

影片叙事采用的是公路片的模式。陈宝国饰演的杜思瀚在退休后查出患有脑瘤,他的生命只剩下六到九个月。为了完成躺在病床上的妈妈寻找六十年前被内蒙古牧民收养的妹妹杜思珩的心愿,他踏上了内蒙古这片土地……

影片的重点不是展示收养的过程,而是这些“孤儿”被收养后如何融入牧民家庭的过程。这并不是“双向奔赴”的过程,由于孩子们都很小,他们无法理解父母在当时特定条件的痛苦决定。寻找亲生父母,成了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执念”。影片紧紧抓住杜思珩的倔强个性展开,她一开始不想被牧民领养,但后来主动跟着萨仁娜回家,并逐渐适应了牧民的生活。后来,杜思珩任性地骑马离家出逃,要扒火车回上海,结果跟小伙伴陷入流沙中。关键时刻,萨仁娜的儿子那木汗救起她,但他自己却被流沙吞没了。可以说,杜思珩每一次成长的背后,都是萨仁娜一家的无私关爱和默默付出。尤其是那木汗的死,虽然他的父亲伊德尔内心充满对杜思珩的愤怒,但他依然说出了“永远不会抛弃你”的承诺,并告诉杜思珩,“你要替他活下来”。这份宽容和气度,真的让人动容。

《海的尽头是草原》借哥哥杜思瀚的视角展开,也是一次救赎之旅。当年杜思瀚偷听到母亲要在他和妹妹之间选择一个“体弱的孩子”留下来,于是他小小年纪就故意跑到大雨中被淋,结果很快就发烧病倒在床上,最终杜思珩被母亲送到了福利院,这才有了她后来的际遇。在人性的波澜下面,观众们看到了杜思瀚真诚的忏悔和对妹妹的愧疚。他把自己的生命感悟讲给开车送自己的年轻司机听,希望他跟自己的弟弟和解。这是一次爱与谅解的传递和接力,拓宽了影片的思想内涵。

当然,最值得称道的还是影片塑造了萨仁娜这样一位心中有大爱、温暖善良的母亲形象。不管小时候杜思珩有多任性,她都从来没有想要放弃她。影片通过杜思珩一开始吃不惯奶豆腐、为杜思珩专门建厕所等情节,来刻画这位母亲温暖耐心的性格。她的坚韧和宽容,最终融化了杜思珩的心。

《海的尽头是草原》让人想起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电影,它的感动不是暴风骤雨式的情感倾注,而是来自于涓涓细流式的抒发。片中草原上的牧民们淳朴善良,豪爽大气,他们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人性之美,民族大爱,再配上如诗如画的草原风光,组成了一曲曲清新隽永的赞美之歌,带给观众久违的感动。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